11 項您不知道的微生態事情
微生態由甚麼組成?
人體微生態由存於腸道及其他體內部位的細菌組成,但亦含有其他豐富多元的微生物,包括真菌及病毒以至較鮮為人知的原生生物及古菌。
哪些是人體內最多的細菌?
微生態的成分組合因應不同文化、不同人士、不同身體部位而相差很大,但我們最為清楚健康人體腸道內的微生態構成。微生態主要由兩大細菌類群組成 – 擬桿菌門及厚壁菌門。它們在整體微生物群中約佔80-90%。
細菌如何在腸胃系統生存?
您可將胃部的酸性環境想像成條件惡劣的居住地方,但很多種細菌都不怕酸性成分。舉例而言,乳桿菌菌株平常運作中會產生乳酸。
微生態只於腸道存在嗎?
腸道內有著最豐富多元的細菌,但其實在全身都有各種微生物,尤其是在皮膚、口腔及泌尿生殖道。
誰發現或最先報道微生態?
「微生態」一詞在較近期創出,但最早概念可追溯至1860年代,那時安東尼‧范‧雷文霍克 (Antonie van Leeuwenhoek) 使用經過特別設計的顯微鏡來觀察自己體內及身上的細菌多樣性。
甚麼因素會損害微生態?
很多外在因素均會影響微生態的多樣性。抗生素會減少有害細菌再生,但過程中亦會減少有益細菌。壓力亦會改變微生態的成分組合,降低潛在有益乳桿菌的數目。纖維促進腸道細菌增長,因此少吃纖維食物和多吃加工食物會損害微生態健康。